徐長卿,了刁竹 Vincetoxicum bungei (G.Don) Cai F.Zhang & G.W.Hu
蘿藦科 ASCLEPIADACEAE
形 態︰多年生草本
生 境︰向陽草坡或路邊
花 期︰6–9 月
果 期︰7–12 月
描 述︰根系發達、纖維狀,芳香 【莖】纖弱,直立,可達 1 m,無毛或於下部有糙毛,不分枝或於上部有少許分枝 【葉】互生,柄 3 mm,黃或微紅;披針至線形,5–13×0.5–1.5 cm,硬紙質,兩端漸尖,無毛或表面被柔毛,具緣毛,主脈表面微凹,背面突起,側脈不明顯 【花】序於上部節點葉腋處長出,圓錐狀聚傘花序,分枝鬆散,達 7 cm;花梗長 2.5–4 cm;花柄長 5–10 mm;萼片披針形,1–1.5×0.5 mm,有或無腺體;花冠黃綠色,近輻狀;花冠筒短;裂片卵形;副花冠深 5 裂,裂片卵狀長圓形,肉質,略扁,先端鈍,與花葯等長,表面有龍骨狀突起,與花葯相連;花葯有半球形附着物,略短於柱頭;花粉團長圓形;柱頭微突起 【蓇葖果】呈披針形,4–8×0.3–0.8 cm;種子長圓形,5×3 mm;冠毛長 1.5–3 cm
一種形態特殊、富有特色之珍稀植物;一個因植林導致原生地點消失的活生生例子;一種正見證因草地生境逐漸破壞而消亡的物種;一個在異地結下緣份的因。曾在日本遇上本種,草莽中隨風搖曳,仿似為其低調在揮手示意,閉合的花叫人有點失望,卻可擺脫書本、觀察實物;也許正午陽光熾熱得過份,花以閉合方式延長花壽。昔日香港某處亦見其蹤影,可惜在賤視草地生境為背景下盲目植林,導致生境改變,直接消滅這個珍貴物種的一個群落。
《唐本草》︰「徐長卿,葉似柳,兩葉相當,有光潤,所在川澤有之。根如細辛,微粗長而有臊氣。」故亦有「柳葉細辛」、「竹葉細辛」之叫法。中藥名「石下長卿」,以根或全株入藥。徐長卿這個奇怪名字,來自一個傳說︰話說字元朗的宋太祖趙匡胤終日飲酒作樂而傷身,御醫束手無策,卻有人以一草藥治好其胃病,趙匡胤好奇問該藥名,答曰尚無名字,故由此刻起,藥草便以其人名「徐長卿」命名之。
《香港植物誌》中之學名 Cynanchum paniculatum (Bunge) Kitag. 已成為同義詞,其亞屬 Vincetoxicum 白前亞屬從 Cynanchum 鵝絨藤屬獨立成屬[1];因種名 paniculatum 已被佔用,故選用 bungei 作為新種名。屬名來自「vincere + toxicum」,即「征服毒藥」,反映本屬之傳統藥用功效;種名則是紀念俄羅斯植物學家 Alexander von Bunge(1803–1890)對中國及俄羅斯的貢獻。

[1] Vincetoxicum bungei (Apocynaceae), a new combination for a common medicinal species from East Asia, Phytotaxa 664 (3): 224-228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