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據《Flora of Hong Kong vol.4》舊名成同義詞 ^︰跟據《Flora of Hong Kong vol.4》更改名字 +︰跟據《Flora of Hong Kong vol.4》新增品種 !︰ 《Flora of Hong Kong vol.4》將之與 Erica sinica 小毛蘭合併,但本網誌予以保留 *︰已紀錄品種 ?︰有待確認種 §︰跟隨 The Plant List 修正為接受種名 EX︰近數十年已無紀錄,或相信已於本地野外滅絕
1︰《香港植物名錄2004》中稱為 Anoectochilus abbreviatus 小片齒唇蘭;《Flora of Hong Kong vol.4》將之與 Hetaeria cristata 白肋翻唇蘭合併 2︰跟隨《香港植物名錄2004》中稱為 Nervilia plicata 毛葉芋蘭,並無取用《Flora of Hong Kong vol.4》中 N. fordii 毛唇芋蘭之名字 3︰此種曾一度與 C. fimbriata 流蘇貝母蘭合併 4︰《香港植物名錄2004》中稱為 Tainia hongkongensis 香港帶唇蘭 5︰《香港植物名錄2004》中稱為 Tainia ruybarrettoi 南方帶唇蘭 6︰《香港植物名錄2004》中稱為 Bulbophyllum bicolor 二色石豆蘭 7︰《香港植物名錄2004》中稱為 Bulbophyllum delitescens 直唇石豆蘭 8︰《香港植物名錄2004》中稱為 Bulbophyllum pecten-veneris 斑唇卷瓣蘭 9︰《香港植物名錄2004》中稱為 Bulbophyllum retusiusculum var. tigridum 虎斑卷瓣蘭 10︰《香港植物名錄2004》中稱為 Bulbophyllum tseanum 香港卷瓣蘭 11︰本種並未收錄在《Flora of Hong Kong vol.4》 12︰本種見於《Phytoaxa Vol.164, No.2》,乃全球新種,標本模式採自香港 13︰本種見於《The Wild Orchids of Hong Kong》 14︰本種見於《A Guild to Orchids of Hong Kong》 15︰本種擬屬野放 16︰2015年11月見於網上 17︰新增項目見於「香港植物標本室」